close
依據代謝型態的理論,人的代謝類型可以區分為24種,不同的代謝型態都決定了你獨特的新陳代謝方式。
代謝型態主要區分了出三個代謝平衡系統
● 第一個是神經系統:也就是你的自主神經系統,這個系統會分配食物吸收後的能量的分配
● 第二個是氧化系統:此系統涉及你吃的食物所進行的化學分解及能量產生這兩個系統幾乎主掌了你的所有的新陳代謝。
飲食是否能符合這兩個系統的運作方式,與您的健康促進與維護有極大的關聯。但若是要讓減重更加順暢,就不得不提到第三個代謝型態的關鍵系統,就是內分泌系統。
內分泌類型會主導新陳代謝,在幫助控制體重中發揮了關鍵的作用。雖說知道自己是蛋白質型、碳水化合物型或混合型,已能保證你的減重可以立於不敗之地,但是如果你能同時考量到自己的內分泌類型,減重更是輕鬆容易有如神助。
很多人發胖,是因為他們吃的食物,擾亂了內分泌系統的激素與平衡運作。當你破壞內分泌會讓身體的信號大亂。例如有些人吃的食物會讓內分泌系統的腺體過度分泌,導致體重增加,體型產生變化 (例如屁股不斷變大),甚至干擾其他激素的運作。
舉例而言,如果吃東西的速度太快,很容易讓腎上腺產生過多的腎上腺素和皮質醇。干擾你吃的食物的熱量及分配。於是,你會發現自己在腹部,背部,上臂,長出難以消除的肥肉。
內分泌系統極其複雜。然而,涉及到脂肪的新陳代謝的則有有四個主要的「 內分泌類型(endocrine type)」。這四種內分泌類型決定了你的全身代謝平衡。也就是說,內分泌類型最能描述你的那些腺體是比較容易被受到刺激或過度分泌。以下讓我們簡單了解四種類型的內分泌:
腎上腺型 -
這種內分泌類型通常而言腎上腺較為活躍有過度活躍。這個座落在腎臟上面的腺體,讓我們在面臨「壓力」的情況下,能動員身體的資源能量來面對處理,例如心跳、血壓上升,肌肉力氣變大等。腎上腺型的人在吃下某些食物過度刺激腎上腺時,會導致體重增加時,特別是在腹部、背部及上臂產生較多的肥肉,並且干擾腦下垂體和甲狀腺的信號。
甲狀腺型 -
這種內分泌類型的人通常有過度活躍的甲狀腺。甲狀腺位在咽喉區附近,主要分泌一種激素叫甲狀腺素,這直接影響到營養素是如何處理。攝取過多刺激甲狀腺的食物可能會導致“軀幹”的體重增加,不過甲狀腺型的人的特徵是,體重增加時四肢仍然保持比較細瘦的型態。
生殖腺型 -
性腺是指男性和女性的睾丸和卵巢。這種內分泌類型一般而言產生的性激素較多。過度攝取刺激性腺的食品,會干擾垂體和甲狀腺激素,造成下半身的體重增加速度比上半身快速。
腦下垂體型 –
腦下垂體位於大腦底部,只有約豌豆大小。儘管它體積小,但是在內分泌系統的結構裡卻是最複雜的器官之一。此型的人一般會有稍大的頭,較小的手和腳,看起來有點孩子氣的身體。脂肪傾向積累全身,包括手、腳和膝蓋周圍。 重點是,不同內分泌類型的人,在減重上都有不同的飲食及生活習慣考量,例如:
對於腎上腺型的飲食建議:
- 限制攝取或極少量的奶油、高油脂起司、紅肉、鹽、鹹的食物和帶殼的貝類
- 如果您真的想吃些點心,嚐試僅吃一些優格和水果
- 建議在早餐和午餐吃輕食,而晚餐吃的豐盛些。
每一種內分泌類型,都有不同的飲食限制與與禁忌,想要吃對你的型嗎?從了解自己的代謝型態開始!!
編譯者:王淳 臨床心理師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