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1年10月,丹麥政府正式開徵『脂肪稅』,針對牛油、牛奶、比薩、肉類、食用油以及加工品等,若超過2.3%的飽和脂肪,每1公斤飽和脂肪課徵16丹麥幣(約台幣87.8元)。目的是希望因此可以讓民眾減少攝取飽和脂肪、減少肥胖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進而促進民眾健康與減少醫療負擔。

 

此項立法是全球首例,透過食品課稅方式來教育民眾什麼是所謂的『不健康的食物』。立法精神深得營養與健康領域專家的認同,也支持應該持續針對更多的不健康食物課稅,例如:高糖份的飲料、空熱量的零食、反式脂肪酸、過多色素、香料、防腐劑食品…。

然而,丹麥政府的脂肪稅政策無疑的將『飽和脂肪』等同於高熱量、壞食物、肥胖的罪魁禍首、心血管疾病的根源...。但是,『飽和脂肪』真的有這麼壞嗎?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脂肪的分類:

 

 

特性

來源

生理影響

飽和脂肪酸

耐高溫、室溫下為固態

家畜類油脂、奶油、椰子油、棕櫚油

合成賀爾蒙、支援身體對抗細菌與病毒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

不耐高溫、室溫下為液態

橄欖油、芥花油、酪梨、胡桃、杏仁

具有抗氧化特性、保護動脈、降低膽固醇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ω3

不耐高溫、室溫下為液態

深海魚類、亞麻仁油、芝麻油

必需脂肪酸來源、組成細胞膜、抗發炎、抗凝血、降低血脂肪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ω6

不耐高溫、室溫下為液態

大豆、玉米、向日葵

抗發炎、抗凝血、增強免疫力、控制細胞增生

反式脂肪酸

耐高溫、室溫下為固態

乳瑪琳、人造奶油、加工精緻零食

干擾脂肪酸的正常代謝,造成膽固醇飆高、引發冠心病

 

不飽和脂肪酸就一定好嗎?

長期下來,我們都被教育:要多吃植物油及魚油,因為其中的不飽和脂肪酸是身體形成細胞膜、合成賀爾蒙的主要成分,甚至有抗凝血、降低血脂肪等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不像動物油裡的飽和脂肪酸反而容易造成體內壞的膽固醇升高。

然而,不飽和脂肪酸的另一特性是『不耐高溫』,也就是在高溫烹調下容易過度氧化、產生自由基與致癌物,而自由基就會攻擊身體的細胞、組織甚至DNA,造成許多慢性疾病甚至癌症的發生。所以使用不飽和脂肪酸較高的植物油烹調時盡量以低溫烹調為主(低於120℃),如果開始冒煙就代表溫度過高囉。如需高溫的煎炒,應該選擇飽和度較高的椰子油或是豬油。當然,油炸的食物盡量不要吃喔!

 

 

飽和脂肪酸沒有我們想像中的壞 

飽和脂肪酸還是具有其重要的生理機能,包含合成身體必需的賀爾蒙、支援人體對抗細菌與病毒功能、轉換成身體需要的脂肪酸…。而且相對於不飽和脂肪酸來說,飽和脂肪酸較容易吸收與被燃燒。所以適量的攝取飽和脂肪酸是必須且重要的!

像是東南亞國家及太平洋島國飲食中富含大量的椰子油,椰子油屬於中鏈飽和脂肪酸,不但好消化、易吸收,更不會在血管裡凝集,進而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椰子油中的月桂酸(母乳的主要成分之一)更具有很強的抗菌作用,進而提升免疫能力!這也是攝取傳統飲食的島國居民們心血管疾病是非常低的主要原因。

(所以,天然新鮮的椰子油(或是牛油)因為飽和脂肪酸過高就要課稅,似乎不太合理)

不過還是要提醒大家:過多的飽和脂肪酸攝取(尤其是動物性的長鏈飽和脂肪酸)還是會造成體內壞的膽固醇升高喔!

 

 

最壞的是: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又稱氫化油)是將原本液態的植物油經過化學加氫的方式轉變成固態的形式,像是人造奶油、乳瑪琳、精緻加工的零食(洋芋片、酥皮糕餅、餅乾...)。所有的研究都顯示:反式脂肪酸無法在人體內代謝,甚至會干擾生理的脂肪酸代謝,造成膽固醇的飆高不下、甚至大幅提高心臟病與癌症的發生率。丹麥、紐約、瑞士、加拿大也都紛紛立法禁止銷售反式脂肪酸含量超過標準的食材(一般定為:不得超過2%)。

 

 

多吃好油、避免壞油

不管是飽和脂肪酸還是不飽和脂肪酸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所以,我們應該廣泛的攝取各式不同的好油脂來提供身體所需,只要是來自於天然、不受汙染的油脂就是好油脂,像是:

  1. 各式植物油(最好是初榨冷壓、未精緻)
  2. 綜合堅果(不經高溫烘培、不加糖)
  3. 新鮮的魚油、動物油(沒有施打抗生素、賀爾蒙、未受重金屬汙染)。
  4. 最後,還要注意烹調方式,千萬不要因為過度烹調將原本很好的油脂變成壞油脂囉!(像是拿橄欖油去炸東西)

讓我們一起多吃好油、避免壞油,聰明健康又窈窕! 

 

撰文:張益堯 營養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代謝型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