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出不窮的出現黑心食品和其安全性探討事件, 喚起深度的消費者覺醒意識, 了解食品製造過程並不是專業人員的事, 從自己本身開始多多關注營養知識, 有意識地去吃~~別再只想吃美食不在意食物是如何製成的逃避心態, 才對得起自己的身體和享受優質人生!
近期的"毒澱粉事件", 你應該要知道是怎麼回事, 發生在那些我們常吃的食品中, 請仔細閱讀以下的Q&A! 別忘了, 做一切對身體代謝有益的事, 首先要拒絶壞食物!
順丁烯二酸酐化製澱粉之Q&A
Q1:什麼是順丁烯二酸酐?
A1:(1)順丁烯二酸酐(Maleic anhydride)又名馬來酸酐或去水蘋果酸酐,常簡稱順酐。
(2)順丁烯二酸酐可應用於與食品接觸之包裝材料,遇水則轉變順丁烯二酸,為美國FDA及歐盟核准之間接食品添加物,也可能微量存在於蘋果酸或反丁烯二酸等合法的食品添加物中。
A2:取自作物穀粒或根部之天然澱粉經過少量化學藥品的處理,並經核准使用在食品即稱為食用「化製澱粉」。經處理的澱粉其黏度、質地及穩定性會提升,以應用在食品加工增加產品彈性的口感。
Q3:順丁烯二酸酐可以用來製造食用化製澱粉嗎?
A3:目前我國已核准可使用之食用化製澱粉共21項,但未包含經順丁烯二酸酐修飾之澱粉,因此順丁烯二酸酐並未核准使用於食用化製澱粉。
Q4:吃下被檢出順丁烯二酸的食品,會對人體造成毒性嗎?
A4:(1)根據科學文獻資料顯示,順丁烯二酸的急毒性低,對於人類不具有生殖發育、基因等毒性,且亦無致癌性。
(2)美國EPA研究顯示,每天以100 mg/kg餵食大鼠兩年,並沒有發現會對腎臟有損傷;另有動物研究指出單一劑量(9 mg/kg)順丁烯二酸會對狗造成腎臟毒性,但分別以117、191或29 mg/kg餵食大鼠、小鼠與猴子,均未發現有腎毒性,顯示不同動物對順丁烯二酸敏感度不同。
A5:(1)說明:
依據歐盟評估資料,成人的每公斤體重每日耐受量(Tolerable Daily Intake, TDI)為0.5 mg(毫克),以60公斤的成人計算,每日耐受量為30 mg。假設產品中含順丁烯二酸濃度400 mg/kg(ppm),每日食用30公克產品估計,則每日所攝入順丁烯二酸量約12 mg。
(2)風險評估:
每日所攝入順丁烯二酸量約12 mg,此與60公斤的成人可忍受30 mg之劑量相比,仍在安全範圍之下。
A6:檢出含順丁烯二酸產品資訊,已公布於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網頁「順丁烯二酸酐化製澱粉專區」之「檢出產品及原料名單」(http://www.fda.gov.tw/TC/site.aspx?sid=3482 ),並將持續更新,以供消費者檢視並確認。
A10:自本局公布「食品中順丁烯二酸與順丁烯二酸酐總量之檢驗方法」後,實驗室已陸續在其外部網站公布有接受本項目之委託檢驗,目前已向本局提報已建立SOP及品管資料之實驗室,本局已於專區提供可檢測之實驗室名單(http://www.fda.gov.tw/TC/siteList.aspx?sid=3506)。本局將陸續公布可檢測實驗室名單,供各界委託檢驗參考。
Q12:民眾若有相關健康疑問,可以在哪裡獲得醫療諮詢資訊?
A12:(1)為解除民眾健康疑慮,已開立衛生署台中醫院健康諮詢專線(04)2229-4411轉5605(上午8點至下午5點30分),經評估後如有必要,將轉介至相關門診進行後續追蹤。
(2)民眾如有因食用化製澱粉產品之相關健康疑慮,可就近至全國26家署立醫院(含療養院)看診,並由家醫科醫師視狀況協助轉介相關科別。
Q13:食用含順丁烯二酸酐化製澱粉的產品,真的會導致洗腎嗎?(6/9新增,引用自楊振昌醫師於6/9聯合報投書內容)
A13:就風險評估角度而言,順丁烯二酸(酐)的急性風險並不高,且無致癌性、致基因突變性,或生殖毒性,也不會在體內蓄積。長期餵食動物確實可能導致腎小管損傷,但因物種之差異,要逕推論到人體,恐有待商榷。再者,長期餵食雖然可能傷害動物的腎臟,但依據現有的科學文獻,此一作用基本上係短暫可逆性之反應;當停止餵食後,腎臟損傷就會改善,不致於進展至急性或慢性腎衰竭,當然也就沒有洗腎的必要。
根據國民健康局及台灣腎臟醫學會的研究資料,國人慢性腎臟病的元兇,主要係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等慢性疾病控制不佳,因此控制「三高」才是預防慢性腎臟病及洗腎的重要法則。
A14:目前對於不慎食用含順丁烯二酸(酐)產品,並無特定之解毒方法,且依據文獻資料顯示,其毒性有限,民眾不必恐慌而使用偏方。保持規律生活,多吃蔬果,才是維持身體健康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