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錯誤的烹調,好食物也會變成壞食物
為了健康除了選擇新鮮、自然、完整、不加工的食材來源外,選擇適當的烹調方式更是重要,不當的烹調方法不單單是讓營養素流失,更可能導致更多的自由基、毒素、甚至致癌物質的發生,雖有好食材,卻沒有好烹調反而會危害人體健康。
 
根據研究,全穀根莖類植物食物(如洋芋、穀類、麵包、餅乾和蛋糕…等),烹調溫度超過攝氏120度高溫的情況下,如油炸、煎、烤等高溫烹調會產生致癌物質丙烯醯胺(Acrylamide)導致人體神經系統的損害
 
另外,因為不同的油有著不同的發煙點,油脂加熱到一定程度後,脂肪酸就開始崩解、產生許多毒素與自由基,影響身體的循環及代謝、可能導致疾病、甚至致癌的風險。比如說,大家都知道橄欖油很好,可是橄欖油真的不適合拿來加熱使用,高溫加熱將破壞橄欖油的營養素並導致劣化變質,反而不利健康。因此選擇低溫烹調的方法也是比較健康的喔!
 
 
 
每一種食物都有一個口味最佳的特殊溫度
從保留營養素的觀點來看,蔬菜在烹調溫度60℃-80℃時最容易破壞維生素。烹調溫度50℃-60℃口感最佳,因此蔬菜建議生食、水煮涼拌、低溫水炒等烹調法較佳,相對的煎、燉、碳烤、油炸等均不適宜。
  
肉類海鮮類食品烹調溫度在90℃-100℃時最為香美鮮嫩。但是肉類在處理及存放的過程中滋生細菌、微生物或寄生蟲,未熟易引起腹瀉身體不適的症狀,因此烹調建議還是要達100℃,但是最高不建議高於120℃,溫度過高會導致蛋白質變性,不易消化。建議用低溫烘烤、水煮涼拌,烹調溫度控制在120℃以下,不油炸、煎烤的方式,用這樣調理的方法沒有油煙,所烹調出來的食物也可以吃到食物的真滋味、美味又健康,腸胃沒負擔。
 
 
 
對的烹調,啟動身體自癒的能力
古希臘名醫希波克拉底說:「讓食物成為你的藥物,而不要讓藥物成為你的食物。」美國著名營養學專家、心理醫生卡爾‧普非佛告誡世人:「….攝入適量的營養物質,滋養我們所必需的基本物質,大多數的慢性疾病就會消失。未來的藥物將是良好的”營養”療法…」,這兩段話都在說明食物跟身體健康之間的重要關係,因此「對」的烹調方式,喚醒食物能量的美味溫度,正確的「吃」,就可以獲得健康,啟動體內自癒的能力。
 
 
 
撰文:資深營養師 方晴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代謝型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