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減重,是體會知易行難的絕佳歷程。

少吃多動誰不懂,但是少吃會餓,多動會累,還是癱在沙發享受美食人生過得比較愜意。不過,減重成功的嚴凱泰可不這麼認為,他說:「你連吃都不能控制,那你還能控制什麼呢?」

 

 

這樣義正詞嚴的話賞了每個準備減重的人一巴掌,讓人不禁立正站好,準備接受諄諄教誨。

 

 

不過,我們先來看看嚴先生的減重方式:

「每天游泳1小時,再打2個小時籃球,總共三個小時的運動。每天戒肉、戒可樂,到後來只吃素,只用一個盤子裝定量的菜跟飯,就只吃這一盤。兩個多月後我就從92掉到85。 」

 

 

果然是企業家,連減重都和打仗一樣的果決堅毅。不過在市井小民的我們眼裡,可就不是那麼實際了,每天忙工作、忙家庭,早出晚歸,哪來的時間運動?終日疲累空虛的身心,沒來頓豐盛的大餐,生活該如何過下去?所以大部分的人的心聲應該是:「我生活中甚麼都不能控制,當然連吃都不能控制!」

所以想減重的人,先別急著照上述的減重方法衝鋒陷陣,因為當你沒有相同的意志力卻輕易挑戰,結果只會讓失敗的挫折更打擊自己。

 

 

無論從實際經驗或人體生理學上來看,吃本來就不好控制!!

「吃」擔負著身體獲取生存能量的重要任務,想活著你就得吃,身體用一種特殊的信號來提醒你,你需要吃東西了,那就是「餓」。

 

 

餓,在身體當中會有三種機制:

1. 愈餓就吃越多 。

2. 愈餓時吃東西,吸收越好,且愈容易轉變為脂肪。

3. 當你不吃東西,餓就會無所不用其極地讓你不舒服,直到吃下東西為止。

 

 

所以,從上述重點及健康的觀點來看,減重歷程中其實不能太餓(使人失控,過度吸收形成脂肪),但卻也不能完全不餓 (你不是說要減重?)。現代人卻太過恐懼飢餓,急著用美食來消滅它,卻也飽嚐肥胖的苦果;而激烈減重的人卻過度擁抱飢餓,終究使餓的感覺變化為更強大的不適感受,在減重結束後迅速復胖。

 

 

所以,我們到底該怎麼面對「餓」這個讓人難以定義分類的奇妙感覺?在減重當中,又該如何面對它呢? 最適切的一句話就是,「愛上微餓的感覺」。

 

 

大部分的人非理性的害怕飢餓,以至於只要一感受到飢餓就急於想要滿足它,這是錯誤且不必要的恐懼。因為飢餓也有許多好處,適當的飢餓感更是促進體內排毒回春抗老的關鍵。著述多本抗老書籍的南雲吉則醫師,即是身體力行的實踐者。當你覺得肚子咕嚕咕嚕叫的時候,請想像這時候身體正讓你的身體年齡倒轉,讓自己在認知上重新正確定義對餓的看法。如果你想要健康減重,讓身體器官慢點兒老化,或者是避免讓皮膚皺紋提早出現,那麼學習並經常和(微微的)飢餓共處,是非常必要的。


 

 

在下一餐之前,我想邀請你細細地體會所謂的飢餓、嘴饞到底是甚麼感覺?為什麼人會這麼急切且過度的想要讓這種感覺消失。人類恐懼飢餓,就如同恐懼負面的情緒,過度逃避的結果反而使這些感受力量更大。當你與飢餓的感覺真正共處,而不急於去滿足它,你可能會發現它瞬間消失了操控你的力量。很奇妙的是,當你這麼做,飢餓感經常會變得可以忍受,甚至消失。

 

 

 

 

如果你想要更輕鬆、更簡單的減重,也可以參加我們3/26的減重班。

 


 

 

 

 

 

 

 

 

撰文者: 代謝型態  臨床心理師 王淳


 

 
arrow
arrow

    代謝型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