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跑步看起來簡單,但如果我說的是馬拉松呢?
這種挑戰個人耐力與體力極限的運動,到底是自虐還是頭腦有問題?對我來說,還未踏進慢跑的活動前,看著公園、郊外的早晨那一群每日不曾間斷地慢跑者,心裡總是充滿著矛盾的感受,心理一面納悶這種又累又喘的運動到底有甚麼好玩,一面也對充滿意志挑戰的運動感到崇敬。

在此先姑且不論慢跑對於身心的巨大好處。但是這麼唐突的邀請,想必貿然跟進的人並不多吧。不過這又有甚麼關係呢? 如果你心裡有想要認識這種特別的運動,你只需先對付一個心魔,恐懼改變。
你距離上一次許下改變的願望,是多久以前的事了呢?多數的人為了追求生活的穩定,都希望生活或工作少些變化以免給自己添了麻煩,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平淡與沉悶。遇到生活的轉變,就解讀為危機與壓力,避之惟恐不急,甚至某些明明知道是正確的事情,也變得卻步不前了。這種抗拒的來源核心說穿了就是恐懼。人為了害怕改變,假裝很滿意於現在的生活;為了怕別人的嘲笑或詢問,刻意表現喜歡自己肥胖的身材;為了害怕他人的看法,偽裝壓抑讓自己成為一個毫不突出的「一般人」,甚至直接告訴自己和他人「我就是沒有辦法」、「我就是沒有天份」。
決定開始運動,經常讓人陷入變與不變的心理掙扎。藉由完整的計畫,使一個不健康的過重者,轉變為身材輕盈、精神充沛飽滿的業餘路跑者,成功機率幾乎是百分之百,問題是你該如何說服、處理內心的逃避呢?抗拒,或自我設限的想法經常會很精巧地閃躲過你的意識,當你決定:「我絕對不可能去運動」的同時,背後都有許許多的原因、理由,甚至是藉口。我決定邀請你真誠地審視內心的理由,藉以了解一般人在承諾與行動上到底有甚麼阻攔橫擋在前,了解敵人,才能有效的擊潰。
下列的選項是經常出現在心中的想法與藉口。現在輪到你了,請在符合自己的敘述前打勾。
- 我挪不出時間來
- 我的身體不夠健康 (例如:太胖、膝蓋會痛,呼吸會喘、心臟問題…等)
- 我容易受傷
- 找不到適當的場地
- 沒為什麼,但我就不是運動的料
- 我不想經歷疲累、痠痛或耗竭的不舒服感覺
- 找不到同伴一起互相督促鼓勵
- 我不懂運動又累又煩,到底有甚麼好處
- 我的生活有遠比養成運動習慣重要得多的事情
- 我不想要有蘿蔔腿
越是堂而皇之的理由,有時候越是藉口。從以上列出的想法裡,你有辦法區辨甚麼是理由、甚麼是藉口,甚麼是真正難以克服的原因嗎?不管你在多少敘述上打勾,這裡頭都包含了許多需要澄清的觀念。我將會在接下來的系列文章中一一替大家解答。
在尚未認識跑步之前,你認為跑步能夠帶給你什麼?除了身體耐力的增加,以及生活規律的養成及紀律,更多的也許是許多的疑問和不情願,就像一場人生任務與達成,酸甜苦辣必須經歷,才能體會這件事情的價值和意義。當我們一起來理解這其中所有的樂趣與收穫後,再重新回頭審視,你將會有全然不同的發現。
夏天才過,秋天正好來跑步吧!

撰文:代謝型態(股)公司 王淳臨床心理師
台灣大學研究所 臨床心理學組碩士
專技人員高等考試臨床心理師合格
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
中國大陸一級心理師
美國MTCA Level I代謝型態認證諮詢師
代謝型態飲食全書 譯者
代謝型態減重全書 作者群之一
代謝型態股份有限公司 www.mytabolic.com.tw
由一群專業人士所組成,為亞洲唯一可執行代謝型態檢測的團隊。希望透過健康課程與服務將『吃對食物、用對方法、健康一輩子』的理念宣揚出去,讓每個人都有能力打造貼近生活又容易執行的健康保健計劃,幫助人們真正擁有健康有品質的生活。
MYT文化:謙卑探索,溫暖陪伴
MYT願景:協助人們成為管理身心健康與享受優質生活的專家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