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進血液回流。對心臟而言,肌肉像是一個幫浦,藉由收縮使血液回流,幫助血液循環。一般血液回流是靠心臟,類似抽水馬達的原理,再藉由靜脈中的瓣膜阻擋血液回流(可以把瓣膜想像只出不進的門),但是瓣膜長期承受壓力會有鬆弛的現象,這時若是肌肉幫忙(類似電動馬達),就可以減少下肢靜脈曲張的機率,若已有靜脈曲張的跡象,也可以改善。而附加的好處是心臟不需要辛苦的運作使血液回流,自然就能減輕心臟的負擔,同時降低心跳與血壓。
肌肉可以大量的消耗熱量,1公斤的肌肉每1小時可消耗26大卡的熱量。肌肉數量的多寡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基礎代謝力,肌肉有助於維持身體熱量消耗,預防脂肪儲存。
要讓人體內的肌肉量提昇,不二法門就是做運動,特別是缺乏運動習慣或是長時間坐姿的族群,重量訓練是很合適的運動選項。
重量訓練是以增加肌肉強度及體積為目標的運動訓練。使用不同部位骨骼肌組織之收縮(向心收縮或離心收縮)產生之力量,抗衡重力,使肌肉得到鍛鍊。針對人體不同的肌肉群組,有不同的重量訓練動作。
重量訓練的方法是使用啞鈴、槓鈴或是其他訓練器材之重量或阻力,來增進肌肉力量與耐力的訓練;廣泛來說,徒手的訓練(例如仰卧起坐、伏地挺身等)也包含其中,因為重量訓練可以促進其他運動項目的表現,也可說是不同類型的運動員訓練的基本元素。對於非運動員來說,重量訓練有益於身體健康,降低骨骼疾病的發生率,增強身體的靈活性,並有益於保持最大骨密度。
重量訓練的部位是針對全身主要部位大肌群,包括軀幹、上肢、下肢,不同部位的局部訓練將產生不同的效果,一般人亦可針對自身較弱的肌肉部位做局部加強訓練,藉以調整身體的姿態。
至於重量訓練的頻率則建議一周進行2~3天,重量訓練的強度可採每個動作一次重複操作10~15下,每個動作練習兩次,在一小時之內完成,讓身體不會太勞累,長久下來即可達到增加肌肉量與耐力的功效。
重量訓練可消耗的熱量可以說是沒有上限的,只要調高重量,消耗的熱量就變大,這對時間有限的現代人來說,是一個可以在短時間內消耗大量熱量的方法。儘管重量訓練有助於人體增加肌肉量與增強耐力,但過度或過強的運動量則有可能對心血管疾病患者有負面影響,特別是高強度的重量訓練,容易產生用力時閉氣的現象,如有必要可以詢問專業醫師或專業健身教練的建議。
撰文:代謝型態運動教練 Simon劉大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