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生活中常會聽到朋友家人的對話

「感冒一定要快一點去看醫生,這樣好的比較快」
「我經常性頭痛,身邊一定要隨身攜帶止痛藥」
「我遍訪中西各大名醫,可是這過敏就是好不了,常好了一陣子又復發了」 

最近的新聞提到:
  
台灣每日門診人數,一如往年由醫院規模最大的林口長庚蟬聯第一位,平均每日有
一萬二七六四人就診。

去年國內醫學中心佔床率前五名,依序為奇美醫院一百%、高雄長庚九十四.七%、台北榮總九十三%、亞東九十二.四%,以及台中榮總九十.三%。

        光是林口長庚一天就有這麼多人求診,更別說全台其他的醫學中心、地區醫院和診所看診人數的總合到底會是多少人了。讓感嘆的是,這麼多人飽受大小毛病纏身,求治若渴,進步的現代醫學卻完全束手無策。追根究底,現代的醫學哲學沒有搞清楚:消滅疾病並不能創造健康

        以代謝型態理論的角度來闡釋,疾病的發展或生成是在經年累月的錯誤飲食、受污染的環境,以及心理壓力多重因素下產生的。現代醫學倡導把這種經年累月產生的疾病表現出來的症狀用藥物做表淺的壓制,發展出最精巧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策略,完全忽略身體本身就有天生也最偉大的「自我療癒能力」或「朝向健康」的能力。   
        其實只要讓自己在飲食、生活習慣、正向情緒上符合自然的法則,那麼健康原本就是最普遍而正常的狀態,許多看過代謝型態飲食全書的讀者都已經體驗到吃對食物、用對方法所帶來的真正健康感受。   

    想擁有健康嗎?從吃對自己的飲食比例和食物開始吧!
 


撰文: 王淳  臨床心理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代謝型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