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袁毓瑩以「代謝型態」開闢健康之道 
隸屬「安那綠健康集團」的代謝型態公司。
其主要經營成員營養師張益堯(左)與總經理袁毓瑩(右)。
攝影: 李唐峰


內湖科學園區裡,高科技公司林立。其中一家公司的名字十分特別,叫做「代謝型態」股份有限公司」。「代謝」兩個字很好理解,就是新陳代謝的意思;但「代謝型態」指的是甚麼?為甚麼這家公司要以此為名?

經歷1:寶貴經歷》「享受」老東家的知識洗禮

故事要從代謝型態股份有限公司現任總經理袁毓瑩的經歷開始談起。2005年到2007年間,袁毓瑩任職於康適幸福公司,擔任營養師一職。時隔幾年,現在的她一談到康適,感恩之心洋溢。「那兩、三年,我認為自己真的很幸運,恭逢其時,我個人很享受那兩年。」

「享受!」!一個領固定薪水的員工回憶起先前的工作時,竟然用「享受」來描述。這真是讓人感到好奇,原因何在?

原來,康適幸福當時集結了西醫師、自然醫學醫師、運動教練、營養師、心理師、整脊師、推拿師,組建了一個完整的團隊,整整兩年的時間,都在研發、討論、設計「健康促進」的課程,這讓袁毓瑩完全沉浸在知識的洗禮中。

袁毓瑩這麼形容:「那兩年,比我們學校學的十年還多,很棒!老闆願意花錢培養我們,去try(嘗試),、去跟同事討論、互動。很像醫學臨床那樣,被訓練得很紮實,非常享受。」當時他們在健康管理、健康促進方面,設計了十個長達8週的大型課程、二十個4小時的小課程。在那段期間,袁毓瑩負責減重、代謝、肝臟排毒,更接觸到了身為營養師夢寐以求的工具——代謝型態檢測。

經歷2:嶄新亮點》發現符合東方傳統醫學的健康之道

「代謝型態檢測」?這個聽起來很新奇的名詞,為甚麼能讓營養師這麼興奮呢?

傳統營養學透過一套工具,利用計算一個人的身高、體重等,推估他所需要的熱量。例如推估出某甲每天需要1,500卡,某乙需要2,500卡。不過,傳統營養學就只是算出熱量,不論1,500卡或2,500卡,都是用55%的碳水化合物、30%的蛋白質與15%的脂肪去組成,這樣去調配營養就可以了。袁毓瑩說:「但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啊!有的人碳水化合物可能需要更多一點,有的需要多一點點的肉跟蛋白質。」然而一般營養師只是在調熱量,強調少油、高纖、減少熱量。袁毓瑩提高音量做了個有趣的比喻:「那樣不對!連汽車加油都有分無鉛、柴油,人卻沒有分?」她認為,過去的營養學在臨床上的確幫助很多人,但是並非沒有局限性。

因此,當袁毓瑩接觸到「代謝型態」時,突然發現了一條嶄新的道路,可以幫人區分不同的「體質」——也就是每個人不同的「代謝型態」。

熱愛中醫,並通過中醫師檢定考的袁毓瑩指出,「代謝型態」其實也參考了東方的醫學,例如印度把人分成風、膽、痰三個主題,下面又各分了五型,共有十五型。而這十五型的人吃的食物並不相同。「代謝型態」與中國傳統醫學依照「陰陽」、「五行」學說對人的體質進行分類的作法十分相似。

在健康產業投入近二十年的袁毓瑩笑道:「我覺得高明的醫學一定會受到東方啟發。」近五年來,她全心投入「代謝型態檢測」,開發課程協助每個人瞭解自己的體質,吃對食物、改善行為,幫助人們擁有自我身心管理的能力。2007年,袁毓瑩通過美國MTCA Level I與Level II認證合格諮詢師,是台灣第一人。

經歷3:專業團隊》老東家停止營運號召老同事東山再起

康適幸福在「健康促進產業」投入了四年時間,在研發課程與摸索營運模式(business model)上,燒掉了將近一億元資金。成效如何?袁毓瑩笑問:「上課耶!你要嗎?你可以去問問你身邊的人,願不願意花一萬六千元來上8週的減肥課?……要上課?我沒有時間,太累了吧!太遠了吧!上課就會瘦嗎?上甚麼課呀?會不會復胖啊?我乾脆去吃代餐好了,看得到摸得到,上課真麻煩……」就這樣,始終沒有找到營運模式的康適,終於在2007年停止營運。

即使如此,袁毓瑩沒有放棄。她抱著對老東家的感恩之情,繼續盡力將所學貢獻社會。2009年她號召了過去的幾位同事,一起創業,延續這條路。

代謝型態公司目前的團隊十分完整,除了袁毓瑩外,還包括了擁有美國Delaware大學健康促進碩士學位的營養師張益堯、有台大心理所碩士學位的長青醫院臨床心理師主任王淳,還有美國北德大學(UNT)人體運動學研究所畢業、,曾經指導過網球名將詹詠然、能文能武的運動教練劉大敭。公司並積極培養團隊成員前往美國取得MTCA認證,目前台灣已有五位接受認證的專業人士。

另外,代謝型態公司也找到台灣頂尖的「坐月子餐」經營業者紫金堂合作。在餐飲的研發能力上,袁毓瑩認為紫金堂是國內第一品牌,加上物流、配送的經驗,以「代謝型態檢測」來設計減重餐、老人餐等,將不是難事。她信心滿滿地表示,代謝型態公司將形成餐飲、營養、心理、運動齊備的專業團隊。

經歷4:全力以赴》提供健康教育助人遠離代謝症候群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營養部主任金惠民曾指出,「代謝症候群」已經是國內十大用藥的前八項,包括了腦血管疾病、心臟疾病、糖尿病和高血壓。袁毓瑩說:「現在上班族裡面生病的,有一半以上是代謝症候群。」

因此,代謝型態公司目前將重心放在「肥胖」與「代謝症狀群」兩個族群上。他們賣的產品,包括課程以及後續的支持系統,如客製化的保健食品、客製化的餐飲等。

袁毓瑩表示:「我們延續的其實是以前康適的理念,我們選擇做健康教育,把它變好玩。」代謝型態公司課程,通常都只用簡簡單單5分鐘的方式告訴大家理論,然後用一些道具、工具讓參與者去玩,例如一些模擬血管、細胞、糖、胰島素的道具,「我們透過工具跟同學講一個學理、理論,糖尿病怎麼形成?胰島素怎麼變少的?那飲食上你怎麼調整一下……」袁毓瑩模擬上課的語調告訴我們。

此外,還有現場的運動、演練以及回家作業,通常8週下來,成效卓著。袁毓瑩以認真的口吻表示:「我們的方法精采的地方不是8週減幾公斤,而是在8週以後的一年、兩年,有些人減的比這時候還好。我們的slogan(標語)是協助他有能力形成自我體重管理。這就是我們要做到的事情,讓他有能力去做這件事情。」

袁毓瑩強調協助培養能力形成自我健康管理,並不是反對「有病了去看醫生、吃藥」,而是在還沒生病前,就提升自我的健康。而且有些身體的症狀,也不一定需要靠吃藥才能改善。袁毓瑩舉高膽固醇、高血糖為例:「如果你有這兩種情況,你會去找誰?那當然是醫生呀!」

「其實這兩種症狀都是用飲食調整就好,吃對適合你體質的食物,身體、細胞就會正常工作。吃藥反而不好,任何一種降膽固醇的藥,吃到你膽固醇降下來了,你的肝指數也高了。」袁毓瑩如是說。

懷抱感恩之心期盼健康產業開花結果

老東家康適幸福當年並沒有經營成功,力圖東山再起的代謝型態公司目前狀況如何?

袁毓瑩坦承一年來,代謝型態公司仍然沒有賺到錢。持續走在康適幸福這條道路,也還沒找到最好營運模式的袁毓瑩,卻沒有太多的擔心:「大公司有來自各方的壓力,小公司有小公司的好處。」

「我回頭看我們以前那些課程,寫得真好!但是踏不太出去。我就不相信會沒有人會想來上這個課,來一個人就一個人吧!我就想做這個事而已,所以我乾脆自己出來創業。」袁毓瑩沒有考慮退路,就只想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這一年來,她服務過的顧客,比康適那四年還多。

袁毓瑩沒有忘記感恩:「我覺得我們當初在康適的方案已經很具代表性,那就是台灣自己做出來的健康促進教育。如果有一天,你們有看到這一類成功的,其實我們都是康適這個支脈訓練出來的。」

有這樣一群人為台灣健康產業、為台灣民眾的身心健康,努力做出無私的奉獻,這真是台灣之福……

轉載自:http://www.watchinese.com/article/2010/257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代謝型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